2001年 3卷 第4期
2001, 3(4): 1-14.
摘要:
分子印迹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识别技术, 以此为原理的分离和检测方法日益增多。重点对有关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包括分子印迹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分子印迹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识别技术, 以此为原理的分离和检测方法日益增多。重点对有关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包括分子印迹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2001, 3(4): 15-21.
摘要:
概述了杀虫植物离体培养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离体培养代谢调节的主要环节 ,并对代谢调节的几项技术进行了总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利用植物离体细胞培养途径工业化生产杀虫活性物质将是可行的。
概述了杀虫植物离体培养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离体培养代谢调节的主要环节 ,并对代谢调节的几项技术进行了总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利用植物离体细胞培养途径工业化生产杀虫活性物质将是可行的。
2001, 3(4): 22-30.
摘要:
从二硫代磷酸二乙酯钠盐或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出发 ,经酯化、去烷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硫代或二硫代铵盐 ,分别与 2 -氯 - 5 -氯甲基吡啶反应得产物 2 a~ 2 c。从 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或苯基硫代膦酰二氯出发 ,先与取代苯酚或甲胺反应 ,然后与 2 -氯 - 5 -羟甲基吡啶反应得到产物 2 d~ 2 k和 2 m~ 2 u。O-乙基 - S-丙基二硫代磷酰氯、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和苯基硫代膦酰二氯与 2 -氯 - 5 -羟甲基吡啶反应分别得产物 2 l、2 v和 2 w。所合成的 2 3个新化合物对9种植物病菌的离体及活体杀菌活性测试表明 ,其中一些化合物对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有一定活性 ,个别化合物活性很好 ,但对其它病菌的活性均较低
从二硫代磷酸二乙酯钠盐或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出发 ,经酯化、去烷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硫代或二硫代铵盐 ,分别与 2 -氯 - 5 -氯甲基吡啶反应得产物 2 a~ 2 c。从 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或苯基硫代膦酰二氯出发 ,先与取代苯酚或甲胺反应 ,然后与 2 -氯 - 5 -羟甲基吡啶反应得到产物 2 d~ 2 k和 2 m~ 2 u。O-乙基 - S-丙基二硫代磷酰氯、O-乙基硫代磷酰二氯和苯基硫代膦酰二氯与 2 -氯 - 5 -羟甲基吡啶反应分别得产物 2 l、2 v和 2 w。所合成的 2 3个新化合物对9种植物病菌的离体及活体杀菌活性测试表明 ,其中一些化合物对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有一定活性 ,个别化合物活性很好 ,但对其它病菌的活性均较低
2001, 3(4): 31-37.
摘要:
根据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 AG- 1IA在含系列浓度井冈霉素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上的菌丝生长速率 ,计算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2 30 9+0 .872 0 X,r=0 .9910 ,药剂的 EC50 =10 6 .9μg/ m L,EC75=6 34.5 μg/ m L。在含 5 0 0 μg/ m L井冈霉素 A的 PDA上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 74 .1% ,而田间水稻植株上人工接菌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5 0 μg/ m L药液喷洒后 7d和 14 d的防效即可分别达到 77.4 %和 76 .7% ,即药剂在 PDA平板上的理论抑制作用仅是田间活体植株上对病菌实际作用效果的 1/ 10。比较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井冈霉素 A具有对病原菌和寄主植物双重作用的特性。研究首次发现 ,在室内培养基上不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长的 1μg/ m L的井冈霉素 A可以在水稻植株未喷药部位产生防御水稻纹枯病的作用 ,且能够持续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相关酶——过氧化物酶 (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增高,表明该药剂可以激发水稻抗性防卫反应的表达。
根据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 AG- 1IA在含系列浓度井冈霉素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上的菌丝生长速率 ,计算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2 30 9+0 .872 0 X,r=0 .9910 ,药剂的 EC50 =10 6 .9μg/ m L,EC75=6 34.5 μg/ m L。在含 5 0 0 μg/ m L井冈霉素 A的 PDA上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 74 .1% ,而田间水稻植株上人工接菌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5 0 μg/ m L药液喷洒后 7d和 14 d的防效即可分别达到 77.4 %和 76 .7% ,即药剂在 PDA平板上的理论抑制作用仅是田间活体植株上对病菌实际作用效果的 1/ 10。比较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井冈霉素 A具有对病原菌和寄主植物双重作用的特性。研究首次发现 ,在室内培养基上不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长的 1μg/ m L的井冈霉素 A可以在水稻植株未喷药部位产生防御水稻纹枯病的作用 ,且能够持续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相关酶——过氧化物酶 (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增高,表明该药剂可以激发水稻抗性防卫反应的表达。
2001, 3(4): 38-43.
摘要:
对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烟粉虱 Bemisia tabaci羧酸酯酶(Car E)、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 Car E活性 ,烟粉虱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Car E对底物乙酸 -α-萘酯的 Km 分别为 0 .073mmol/ L 和 3.458mmol/ L。烟粉虱 ACh E活性分布高峰在 2~3m OD/ (min·头 )之间 ,而温室白粉虱 ACh E活性分布高峰在 10~ 15 m OD/ (min·头 )之间 ,烟粉虱 ACh E的 Km 值是温室白粉虱 Km 值的 12 .6倍。烟粉虱的 GSTs比活力为2 .218OD/ (mg pro·min) ,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的 GSTs比活力 0 .663OD/ (mg pro· min)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烟粉虱 GSTs对底物的亲和力比温室白粉虱高。
对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烟粉虱 Bemisia tabaci羧酸酯酶(Car E)、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 Car E活性 ,烟粉虱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Car E对底物乙酸 -α-萘酯的 Km 分别为 0 .073mmol/ L 和 3.458mmol/ L。烟粉虱 ACh E活性分布高峰在 2~3m OD/ (min·头 )之间 ,而温室白粉虱 ACh E活性分布高峰在 10~ 15 m OD/ (min·头 )之间 ,烟粉虱 ACh E的 Km 值是温室白粉虱 Km 值的 12 .6倍。烟粉虱的 GSTs比活力为2 .218OD/ (mg pro·min) ,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的 GSTs比活力 0 .663OD/ (mg pro· min)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烟粉虱 GSTs对底物的亲和力比温室白粉虱高。
2001, 3(4): 44-48.
摘要:
采用营养钵蛭石水培法 ,测定了乙草胺对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及自交系幼苗芽和根鲜重的影响和农大 10 8玉米在不同萌动期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 ,在多剂量给药的情况下 ,不同玉米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不同 ;同一品种芽和根的敏感性亦不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幼苗芽和根的鲜重抑制率与乙草胺药液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呈直线相关 ,利用Finney机率分析法求出了各玉米品种的抑制率回归式和 L C50 值等。玉米种子在萌动期接触药剂越早 ,玉米生长受抑制程度越大 ,药害越重 ,且玉米芽长和芽重受喷药时期变化的影响较大 ,根长和根重受影响较小 ;乙草胺药害对玉米须根的生长影响较大 ,药害越重 ,须根越少。
采用营养钵蛭石水培法 ,测定了乙草胺对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及自交系幼苗芽和根鲜重的影响和农大 10 8玉米在不同萌动期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 ,在多剂量给药的情况下 ,不同玉米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不同 ;同一品种芽和根的敏感性亦不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幼苗芽和根的鲜重抑制率与乙草胺药液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呈直线相关 ,利用Finney机率分析法求出了各玉米品种的抑制率回归式和 L C50 值等。玉米种子在萌动期接触药剂越早 ,玉米生长受抑制程度越大 ,药害越重 ,且玉米芽长和芽重受喷药时期变化的影响较大 ,根长和根重受影响较小 ;乙草胺药害对玉米须根的生长影响较大 ,药害越重 ,须根越少。
2001, 3(4): 49-52.
摘要:
在室内相同条件下 ,构建了甜菜夜蛾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种群 (R)、敏感种群(S)、正交 F1代 (RS)、反交 F1代 (SR)和对照种群 (CK)的生命表 ,研究了各种群的产卵量、卵孵化率、幼虫和成虫发育历期和蛹重等主要生物学特性。抗高效氯氟氰菊酯基因型甜菜夜蛾在生活力和繁殖力上与其它基因型比较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性 ,杂合子的大部分生物学特性与敏感基因型比较差异不显著。在经过一个完整世代后 ,R、S、RS、SR和 CK种群的净增殖率(R0 )分别为 117.8、624.7、589.1、642 .3、218.8。以敏感种群为参比 ,S、RS、SR、R和 CK种群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 1、0 .934、1.028、0.188和 0 .368。与敏感品系 S相比 ,SR和 RS品系的相对适合度无变化 ,抗高效氯氟氰菊酯种群适合度明显降低。
在室内相同条件下 ,构建了甜菜夜蛾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种群 (R)、敏感种群(S)、正交 F1代 (RS)、反交 F1代 (SR)和对照种群 (CK)的生命表 ,研究了各种群的产卵量、卵孵化率、幼虫和成虫发育历期和蛹重等主要生物学特性。抗高效氯氟氰菊酯基因型甜菜夜蛾在生活力和繁殖力上与其它基因型比较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性 ,杂合子的大部分生物学特性与敏感基因型比较差异不显著。在经过一个完整世代后 ,R、S、RS、SR和 CK种群的净增殖率(R0 )分别为 117.8、624.7、589.1、642 .3、218.8。以敏感种群为参比 ,S、RS、SR、R和 CK种群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 1、0 .934、1.028、0.188和 0 .368。与敏感品系 S相比 ,SR和 RS品系的相对适合度无变化 ,抗高效氯氟氰菊酯种群适合度明显降低。
2001, 3(4): 53-58.
摘要:
以美国菜用甜豌豆“甜脆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DTA 26 对甜豌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TA 26 处理能: 1) 显著提高甜碗豆单株生产能力, 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清水对照; 2) 提高了根系还原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 3) 使甜豌豆主要营养成分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提高。DTA 26 处理菜用甜豌豆可使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
以美国菜用甜豌豆“甜脆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DTA 26 对甜豌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TA 26 处理能: 1) 显著提高甜碗豆单株生产能力, 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清水对照; 2) 提高了根系还原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 3) 使甜豌豆主要营养成分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提高。DTA 26 处理菜用甜豌豆可使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
2001, 3(4): 59-63.
摘要:
不同类型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菌株的离体、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之间 ,二甲酰亚胺类的腐霉利、异菌脲、菌核净之间表现交互抗性 ;苯并咪唑类和 N -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表现有负交互抗性趋势。离体测定中 ,对不同类型菌株以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 (EC50 200mg/ L) ,咯菌腈以及甾醇抑制剂戊唑醇、氟硅唑和丙环唑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不同类型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菌株的离体、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之间 ,二甲酰亚胺类的腐霉利、异菌脲、菌核净之间表现交互抗性 ;苯并咪唑类和 N -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表现有负交互抗性趋势。离体测定中 ,对不同类型菌株以吡咯类杀菌剂咯菌腈 (EC50 200mg/ L) ,咯菌腈以及甾醇抑制剂戊唑醇、氟硅唑和丙环唑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2001, 3(4): 64-68.
摘要:
在离体条件下对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citri胞外产物的分泌量、胞外蛋白酶活性、拌种灵的作用动态进行了测定 ,并对病原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在一定浓度拌种灵的选择压力下 ,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及胞外多糖的分泌量增多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在拌种灵浓度低于 10 μg/m L时亦增高 ,但胞外蛋白的产量受到抑制。接触药剂的菌体细胞原生质浓缩。胞外产物对拌种灵具有拮抗作用 ,从而对菌体细胞产生保护功效。
在离体条件下对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citri胞外产物的分泌量、胞外蛋白酶活性、拌种灵的作用动态进行了测定 ,并对病原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在一定浓度拌种灵的选择压力下 ,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及胞外多糖的分泌量增多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在拌种灵浓度低于 10 μg/m L时亦增高 ,但胞外蛋白的产量受到抑制。接触药剂的菌体细胞原生质浓缩。胞外产物对拌种灵具有拮抗作用 ,从而对菌体细胞产生保护功效。
2001, 3(4): 69-73.
摘要:
采用固相抗体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小白菜和苹果中的甲萘威残留量 ,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LISA法测定小白菜和苹果中甲萘威残留的检测限为0.4 ng/ kg;样本中添加 0.1mg/ kg和 10.0 mg/ kg甲萘威标样 ,以该法测定的回收率分别为80.9%~ 116 %和 86.7%~ 96.3% ,变异系数分别为 9.62 %~ 16.9%和 7.34%~ 11.4 % ;实际样本中甲萘威残留 ELISA测定的变异系数为 6.89%~ 10.3% ,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方法简便快速 ,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采用固相抗体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小白菜和苹果中的甲萘威残留量 ,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LISA法测定小白菜和苹果中甲萘威残留的检测限为0.4 ng/ kg;样本中添加 0.1mg/ kg和 10.0 mg/ kg甲萘威标样 ,以该法测定的回收率分别为80.9%~ 116 %和 86.7%~ 96.3% ,变异系数分别为 9.62 %~ 16.9%和 7.34%~ 11.4 % ;实际样本中甲萘威残留 ELISA测定的变异系数为 6.89%~ 10.3% ,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方法简便快速 ,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2001, 3(4): 74-80.
摘要:
建立了一种简易而实用的残留分析方法 ,用于检测土壤与水中氰氟草酯及其 3种代谢产物 ,即(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ACID)、 (R)-2-[4-(4-氨基甲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AMIDE)、(R)-2-[4-(4-羧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 (DIACID)。该方法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梯度洗脱程序即可将 4种化合物有效分离 ,省去了需将氰氟草酯 (母体)衍生化反应再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这一复杂步骤。同时 ,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高。较低的 p H值对提高 4种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很重要。
建立了一种简易而实用的残留分析方法 ,用于检测土壤与水中氰氟草酯及其 3种代谢产物 ,即(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ACID)、 (R)-2-[4-(4-氨基甲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AMIDE)、(R)-2-[4-(4-羧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 (DIACID)。该方法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梯度洗脱程序即可将 4种化合物有效分离 ,省去了需将氰氟草酯 (母体)衍生化反应再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这一复杂步骤。同时 ,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高。较低的 p H值对提高 4种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很重要。
2001, 3(4): 81-85.
摘要:
报道了采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 4种菊酯类农药 (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 )在中草药白菊花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添加浓度分别为 1.0、0 .1、0 .0 1mg/ kg,白菊花中的回收率分别为 86 %~ 10 4 % ,87%~ 95 %和 81%~ 99% ,n=5 ,最低检测量 8.3× 10-4~ 2 .8× 10-3 ng。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
报道了采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 4种菊酯类农药 (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 )在中草药白菊花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添加浓度分别为 1.0、0 .1、0 .0 1mg/ kg,白菊花中的回收率分别为 86 %~ 10 4 % ,87%~ 95 %和 81%~ 99% ,n=5 ,最低检测量 8.3× 10-4~ 2 .8× 10-3 ng。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
2001, 3(4): 86-92.
摘要:
分别选取一种瓜菜 (黄瓜 )和一种叶菜 (生菜 ) ,选择了两种有机磷 (甲胺磷、氧乐果 )和一种氨基甲酸酯类 (克百威 )农药 ,对这 3种农药在两种蔬菜中的残留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弗罗里硅土柱提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 ,淋洗液浓缩后用 GC- NPD测定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 ,并采用该方法对实际处理样本进行了测定。从方法添加回收率和实测数据可以看出 ,该方法净化提取效果好 ,结果平行性好 ,灵敏度较高 ,是一次快速准确测定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成功尝试。
分别选取一种瓜菜 (黄瓜 )和一种叶菜 (生菜 ) ,选择了两种有机磷 (甲胺磷、氧乐果 )和一种氨基甲酸酯类 (克百威 )农药 ,对这 3种农药在两种蔬菜中的残留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弗罗里硅土柱提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 ,淋洗液浓缩后用 GC- NPD测定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 ,并采用该方法对实际处理样本进行了测定。从方法添加回收率和实测数据可以看出 ,该方法净化提取效果好 ,结果平行性好 ,灵敏度较高 ,是一次快速准确测定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成功尝试。
2001, 3(4): 93-96.
摘要:
使用以 2 ,6 -二 -O-戊基 - 3-O-丁酰基 -β-环糊精作手性固定相制成的毛细管手性柱 ,用气相色谱法在 120℃成功地分离了外消旋二氯菊酸甲酯对映体 ,其中对顺、反外消旋二氯菊酸甲酯对映体的手性分离因子分别达到 1.03和 1.04 ,均大于测定光学纯度 (e.e.% )值所要求的 1.02。测定了 4种手性二氯菊酸甲酯的光学纯度 ,方法简便易行 ,可用于二氯菊酸的光学纯度测定
使用以 2 ,6 -二 -O-戊基 - 3-O-丁酰基 -β-环糊精作手性固定相制成的毛细管手性柱 ,用气相色谱法在 120℃成功地分离了外消旋二氯菊酸甲酯对映体 ,其中对顺、反外消旋二氯菊酸甲酯对映体的手性分离因子分别达到 1.03和 1.04 ,均大于测定光学纯度 (e.e.% )值所要求的 1.02。测定了 4种手性二氯菊酸甲酯的光学纯度 ,方法简便易行 ,可用于二氯菊酸的光学纯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