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1卷 第2期
1999, 1(2): 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除草剂安全剂的种类、保护对象及使用方法 ,简述了安全剂的作用机理 ,展望了安全剂的前景。
本文介绍了除草剂安全剂的种类、保护对象及使用方法 ,简述了安全剂的作用机理 ,展望了安全剂的前景。
1999, 1(2): 9-16.
摘要:
从二硫代磷酸二酯钠盐出发 ,经烷基化得二硫代磷酸三酯 ,用二甲胺为去烷基化试剂 ,得二硫代磷酸铵盐 ,再用五氯化磷或三氯氧磷氯化 ,并进一步与取代苯酚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O-烷基 S-烷基 (烯丙基 ) O-取代苯基二硫代磷酸酯 ,共 2 8个新化合物。它们分别与 8种植物病菌的离体实验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其中 7种病菌只有很低的抑菌活性 ,而对稻瘟病菌却有明显的活性。
从二硫代磷酸二酯钠盐出发 ,经烷基化得二硫代磷酸三酯 ,用二甲胺为去烷基化试剂 ,得二硫代磷酸铵盐 ,再用五氯化磷或三氯氧磷氯化 ,并进一步与取代苯酚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O-烷基 S-烷基 (烯丙基 ) O-取代苯基二硫代磷酸酯 ,共 2 8个新化合物。它们分别与 8种植物病菌的离体实验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其中 7种病菌只有很低的抑菌活性 ,而对稻瘟病菌却有明显的活性。
1999, 1(2): 17-24.
摘要:
本文将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方法 ,即 Co MFA方法用于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QSAR研究 ,建立了较好的模型。根据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要求设计了一批化合物 ,其中多数化合物预报的杀菌活性较高 ,为进一步合成和筛选该类化合物提供了依据。
本文将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方法 ,即 Co MFA方法用于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QSAR研究 ,建立了较好的模型。根据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要求设计了一批化合物 ,其中多数化合物预报的杀菌活性较高 ,为进一步合成和筛选该类化合物提供了依据。
1999, 1(2): 25-30.
摘要:
以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为试材 ,以电生理技术顶端记录法 ,确定栓锥感受器是拒食活性的靶标器官 ,建立拒食活性物质规范化的筛选模型 ,作为检测合成或半合成的克罗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 :既可抑制其糖电位诱发侧栓锥感受器的脉冲频率 ,亦可直接诱发中栓锥感受器特定细胞引起的脉冲频率变化 ,且与拒食行为生测法的结果基本吻合 ,成正相关。利用离体的味觉感受靶标器官的电生理方法 ,可以定性或定量检测拒食活性 ,研究构效关系 ,具有快速、灵敏、精确的优点。
以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幼虫为试材 ,以电生理技术顶端记录法 ,确定栓锥感受器是拒食活性的靶标器官 ,建立拒食活性物质规范化的筛选模型 ,作为检测合成或半合成的克罗烷二萜类化合物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 :既可抑制其糖电位诱发侧栓锥感受器的脉冲频率 ,亦可直接诱发中栓锥感受器特定细胞引起的脉冲频率变化 ,且与拒食行为生测法的结果基本吻合 ,成正相关。利用离体的味觉感受靶标器官的电生理方法 ,可以定性或定量检测拒食活性 ,研究构效关系 ,具有快速、灵敏、精确的优点。
1999, 1(2): 31-35.
摘要:
利用反转录 PCR技术 ,用一对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 ,分离获得棉铃虫 para同源基因 III- IV接头约30 0 bp DNA片段 ,发现在 Bao D- R和 Bao D- S品系间存在 4个核苷酸差异 ,但在推导的氨基酸组成上没有差别。对比分析表明 ,分离获得的棉铃虫 III- IV接头氨基酸组成与烟芽夜蛾 hscp片段同一区域有 98.1%的氨基酸相同 ,与德国蜚蠊 CSMA的氨基酸有 93.5%相同 ,与果蝇 para基因有 88.9%的氨基酸相同。
利用反转录 PCR技术 ,用一对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 ,分离获得棉铃虫 para同源基因 III- IV接头约30 0 bp DNA片段 ,发现在 Bao D- R和 Bao D- S品系间存在 4个核苷酸差异 ,但在推导的氨基酸组成上没有差别。对比分析表明 ,分离获得的棉铃虫 III- IV接头氨基酸组成与烟芽夜蛾 hscp片段同一区域有 98.1%的氨基酸相同 ,与德国蜚蠊 CSMA的氨基酸有 93.5%相同 ,与果蝇 para基因有 88.9%的氨基酸相同。
1999, 1(2): 36-41.
摘要:
增效作用和生化研究结果表明 ,对溴氰菊酯具有中等抗性和高等抗性水平的家蝇 ,在不同用药方式作用下 ,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谷胱甘肽 - 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变化不大 ;在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下 ,乙酰胆碱酯酶与底物亲和力降低。
增效作用和生化研究结果表明 ,对溴氰菊酯具有中等抗性和高等抗性水平的家蝇 ,在不同用药方式作用下 ,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谷胱甘肽 - 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变化不大 ;在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下 ,乙酰胆碱酯酶与底物亲和力降低。
1999, 1(2): 42-46.
摘要:
本文以棉铃虫 3龄幼虫为试虫材料对增效醚 (PBO)的毒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BO对棉铃虫(H elicoverp a armigera) 3龄幼虫的 L D50 为 5.7532 μg/ larva;在活体抑制实验中 ,用 4 μg/ larva的剂量点滴处理1h后 ,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活性被抑制 4 8.31% ,羧酸酯酶 Carb E被抑制 4 4 .97% ,多功能氧化酶MFO被抑制 6 0 .82 % ;在离体抑制试验中 ,PBO对 ACh E、Carb E和 MFO的抑制中率 (I50 )分别为 3.35× 10 -7mol/ L、4 .4 6× 10 -7mol/ L和 1.4 2× 10 -7mol/ L ;PBO对酯酶的抑制为不可逆抑制。因此 ,PBO的增效机理在抑制代谢酶系的水平上并不是专一的 ;对于棉铃虫而言 ,PBO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用其进行增效实验判断MFO是否参与抗性时应注意 PBO的这一特点 ;同时文章还证明了磷酸三苯酯 (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抑制作用的专一性。
本文以棉铃虫 3龄幼虫为试虫材料对增效醚 (PBO)的毒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BO对棉铃虫(H elicoverp a armigera) 3龄幼虫的 L D50 为 5.7532 μg/ larva;在活体抑制实验中 ,用 4 μg/ larva的剂量点滴处理1h后 ,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活性被抑制 4 8.31% ,羧酸酯酶 Carb E被抑制 4 4 .97% ,多功能氧化酶MFO被抑制 6 0 .82 % ;在离体抑制试验中 ,PBO对 ACh E、Carb E和 MFO的抑制中率 (I50 )分别为 3.35× 10 -7mol/ L、4 .4 6× 10 -7mol/ L和 1.4 2× 10 -7mol/ L ;PBO对酯酶的抑制为不可逆抑制。因此 ,PBO的增效机理在抑制代谢酶系的水平上并不是专一的 ;对于棉铃虫而言 ,PBO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用其进行增效实验判断MFO是否参与抗性时应注意 PBO的这一特点 ;同时文章还证明了磷酸三苯酯 (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抑制作用的专一性。
1999, 1(2): 47-53.
摘要:
本文对采自不同地区的小菜蛾种群幼虫不同亚细胞层羧酸酯酶 (Car E)的活性分布及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敏感品系和抗性种群 Car E活性亚细胞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不同种群各亚细胞层 Car E活性以线粒体层分布最高 ,占 34%~ 52 % ;微粒体层最低 ,占 7%~ 16 %。抗性种群线粒体层 Car 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各种群以上清液层 Car E与 α- NA的亲和力最高 ,且各种群间没有明显差异。云南、北京、武汉、宣化种群(F0 )线粒体层 Car E与 α- NA的亲和力最低。测定的六个种群线粒体层 Car E与 α- NA的亲和力大小依次为 :AVMs抗性品系 (F16) >云南种群 >武汉种群 >台湾敏感品系 >宣化种群 (F0 ) >北京种群
本文对采自不同地区的小菜蛾种群幼虫不同亚细胞层羧酸酯酶 (Car E)的活性分布及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敏感品系和抗性种群 Car E活性亚细胞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不同种群各亚细胞层 Car E活性以线粒体层分布最高 ,占 34%~ 52 % ;微粒体层最低 ,占 7%~ 16 %。抗性种群线粒体层 Car 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各种群以上清液层 Car E与 α- NA的亲和力最高 ,且各种群间没有明显差异。云南、北京、武汉、宣化种群(F0 )线粒体层 Car E与 α- NA的亲和力最低。测定的六个种群线粒体层 Car E与 α- NA的亲和力大小依次为 :AVMs抗性品系 (F16) >云南种群 >武汉种群 >台湾敏感品系 >宣化种群 (F0 ) >北京种群
1999, 1(2): 54-60.
摘要:
本文在增效作用测定基础上 ,研究比较了多功能氧化酶系 (MFO)的三个组分 (细胞色素 P4 50、细胞色素 b5、细胞色素 c还原酶 )在相对敏感棉铃虫 (HDS)与抗氰戊菊酯棉铃虫 (KQR)中的含量、活性及其组织分布规律。增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 ,PBO及 SV1对氰戊菊酯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增效倍数分别达 2 53.99和71.4 4倍 ;初步表明 MFO在 KQR种群棉铃虫的抗药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后的生化研究表明 :KQR种群棉铃虫中肠、脂肪体及体壁的三个组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 HDS种群棉铃虫相应部位的含量 ,其中细胞色素 P4 50在上述三个部位中的含量分别是 HDS种群棉铃虫的 1.76、3.12、4 .15倍 ,细胞色素 b5含量分别是HDS种群棉铃虫的 1.57、6 .2 8、2 .39倍 ,细胞色素 c还原酶活性分别是 HDS种群棉铃虫的 1.4 0、1.88、1.6 4倍 ,说明多功能氧化酶系与棉铃虫的抗药性密切相关。
本文在增效作用测定基础上 ,研究比较了多功能氧化酶系 (MFO)的三个组分 (细胞色素 P4 50、细胞色素 b5、细胞色素 c还原酶 )在相对敏感棉铃虫 (HDS)与抗氰戊菊酯棉铃虫 (KQR)中的含量、活性及其组织分布规律。增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 ,PBO及 SV1对氰戊菊酯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增效倍数分别达 2 53.99和71.4 4倍 ;初步表明 MFO在 KQR种群棉铃虫的抗药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后的生化研究表明 :KQR种群棉铃虫中肠、脂肪体及体壁的三个组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 HDS种群棉铃虫相应部位的含量 ,其中细胞色素 P4 50在上述三个部位中的含量分别是 HDS种群棉铃虫的 1.76、3.12、4 .15倍 ,细胞色素 b5含量分别是HDS种群棉铃虫的 1.57、6 .2 8、2 .39倍 ,细胞色素 c还原酶活性分别是 HDS种群棉铃虫的 1.4 0、1.88、1.6 4倍 ,说明多功能氧化酶系与棉铃虫的抗药性密切相关。
1999, 1(2): 61-72.
摘要:
在静水系统中用不同浓度的杀螟松处理食蚊鱼 96 h分别于第 2 4、4 8和 96 h测定脑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另一些鱼在接触杀螟松之前分别用胡椒基丁醚 (PBO)和磷酚三苯酯 (TPP)做预处理。结果表明 ,在 0 .4 mg/ L和 1.3mg/ L的亚致死浓度下 ,杀螟松对 ACh E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4 4 .2 %和 6 5.7%与用杀螟松单独处理的鱼相比 ,TPP预处理的鱼 ACh E活性更低 ,而 PBO处理后的鱼 ACh E活性较高。本项研究还测定了鱼经过 96 h杀螟松处理再移到清水中之后 ACh E的恢复情况。经过 8d的恢复期 ,用杀螟松单独处理和经 TPP处理的鱼 ,其 ACh E仍低于对照。
在静水系统中用不同浓度的杀螟松处理食蚊鱼 96 h分别于第 2 4、4 8和 96 h测定脑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另一些鱼在接触杀螟松之前分别用胡椒基丁醚 (PBO)和磷酚三苯酯 (TPP)做预处理。结果表明 ,在 0 .4 mg/ L和 1.3mg/ L的亚致死浓度下 ,杀螟松对 ACh E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4 4 .2 %和 6 5.7%与用杀螟松单独处理的鱼相比 ,TPP预处理的鱼 ACh E活性更低 ,而 PBO处理后的鱼 ACh E活性较高。本项研究还测定了鱼经过 96 h杀螟松处理再移到清水中之后 ACh E的恢复情况。经过 8d的恢复期 ,用杀螟松单独处理和经 TPP处理的鱼 ,其 ACh E仍低于对照。
1999, 1(2): 73-81.
摘要:
本文研究了苏云金杆菌制剂中毒素蛋白的 SDS- PAGE-洗脱比色定量分析方法。B.t.样本用 Na OH溶液处理 ,然后加 L aemmli缓冲液处理 ,离心 ,取上清液进行电泳。用考马斯亮兰 (CBB) R- 2 50染色后 ,刮下130 KD-毒素蛋白区带 ,用吡啶洗脱蛋白吸附的 CBB R- 2 50 ,于 6 0 5nm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间接对毒素蛋白进行定量。本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RSD在 5%左右。添加回收率介于 94 .6 %~ 99.2 %。本方法与 SDS-PAGE- TL C-扫描法结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130 KD-毒素蛋白的量与生物测定得到的效价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本文研究了苏云金杆菌制剂中毒素蛋白的 SDS- PAGE-洗脱比色定量分析方法。B.t.样本用 Na OH溶液处理 ,然后加 L aemmli缓冲液处理 ,离心 ,取上清液进行电泳。用考马斯亮兰 (CBB) R- 2 50染色后 ,刮下130 KD-毒素蛋白区带 ,用吡啶洗脱蛋白吸附的 CBB R- 2 50 ,于 6 0 5nm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间接对毒素蛋白进行定量。本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RSD在 5%左右。添加回收率介于 94 .6 %~ 99.2 %。本方法与 SDS-PAGE- TL C-扫描法结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130 KD-毒素蛋白的量与生物测定得到的效价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